璞悦国珏(大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屹馨街壹品漫谷63-4
电话:0411-66855852
手机:182 5846 8688
邮箱:puyueguojue@126.com
微博:璞悦国珏
微信:璞悦国珏
口部肌肉训练主要针对0至20岁有语言学习障碍的幼儿及学童,包括孤独症、唐氏综合症、整体性发展迟缓、智力发展迟缓、语言发展迟缓、发音障碍、流畅障碍(俗称口吃)、声线问题、视觉障碍、吞咽障碍、口部肌肉障碍及因听觉困难而引起的发音障碍等,通过诊断评估,制订训练计划,训练受训对象的下颚骨、唇部和舌头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以改善发音说话及进食技巧。
口肌训练主要针对的人群是相比其他典型发展的、同龄的同辈,在喂食和说话方面有肌肉运动困难的人士,比如肌肉运动的活动性弱、灵活性弱、精确性弱、持续性弱等,而非能够利用听觉和视觉提示正确发出目标语音,并且肌肉运动具有足够的活动性、灵活性、精确性、持续性的人士。
训练之前的测试和准备
在进行口肌训练之前,Z好对他们整个身体的感知系统进行一些测试,从膝盖到手部,然后到胳膊,Z后到面颊和唇部。还要评估受训对象的口部感知系统,包括唇部、内面颊、上下牙龈、舌面、上颚,还有呕吐反应等,了解他们的口腔触觉类型。一般来说,口腔触觉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触觉低敏,这类人群对触觉的输入反应过少
2.触觉高敏,这类人群对触觉的输入反应过大
3.混合性触觉敏感,这类人群是高敏、低敏或正常敏感度的组合
4.波动性触觉敏感,这类人群的触觉反应随时间而改变
5.防御性触觉敏感,这类人群对触觉刺激有着负面的或情绪性的反应
另外,在刚开始进行训练的时候,常常需要由外而内、有系统地从Z少的刺激开始。特别是当受训者表示害怕、厌恶而头部后仰时,必须停止训练。之后,可以尝试从手部开始接触受训者,然后到胳膊,随后是背部,到头的后部,到面颊,到口腔外部,Z后再到口腔内部,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取得受训者的信任,才能为进一步的训练奠定基础。
语言障碍的原因
一些常见的语言方面的障碍,如儿童言语失用症、中枢性构音障碍、运动性语言障碍等,都有其特别的机能问题。
儿童言语失用症是神经性的儿童语言障碍,在神经肌肉力不足的情况下,言语基础活动的精确性和一致性受损(异常反射、异常肌张)。其发生的原因可以是已知的神经性损伤,结合已确知或未确知其根源的、复杂的神经性行为障碍,原发的神经性语言障碍。其主要的损伤在于计划或者/以及程序化活动程序中的时间空间参数,导致说话时发音和语韵的误差。通俗地说,就是在信息传导过程中,耳朵→听→准确性→拆分→语言理解→回答的内容→脑部控制口部→嘴巴→说,Z后一个步骤:说,出了问题。这些问题经过长期持续的训练,对儿童言语失用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枢性构音障碍是由于肌肉的活动性、协调性和精准性等较为薄弱,导致说话清晰度较差和口部肌肉活动模式较差。而运动性语言障碍指对于制定发音说话时自主活动的动作计划有困难,可兼有或没有肌肉力薄弱。这些障碍都可以制订专门的治疗计划来进行训练,帮助受训者改善现状。
训练方法
错误的喂食方式会造成或者加重发展异常的情况,而正确的喂食方法对于口肌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喂食的训练方法以及能达到的目标:
1.通过调羹摆放的不同位置,可以进行不同的练习,如侧置可练合唇;前置可练圆唇; 啜饮可练舌头后缩。
2.使用杯子可以练习合唇、舌头提升或下压、下颚骨分级调控。食物或饮料由浓到稀增加难度。
3.使用吸管可以练习圆唇、舌头后缩、收紧面部肌肉组织、下颚骨稳定性、独立进食。食物或饮料由稀到浓增加难度。
4.吃固体食物可以练习舌尖两侧转移、下颚骨稳定性、下颚骨对称性、舌头后缩、独立进食,逐渐增加食物质感,增加难度。
另外,吹泡泡可以练习腹腔分级调控、下颚骨稳定性、圆唇、舌头后缩;吹气笛可以练习发声、减少/消除流涎、增强说话清晰度、增强感知觉、减少触觉过敏等。还有一些练习,如口香糖咀嚼、啜饮、纽扣拉力、压舌棒、脆谷等等,都能达到训练口肌的目的